仗剑至天涯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森趣阁senquge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第8章人人皆处大势下

夜幕降临,繁繁星空下,京城内外各坊犹如鬼蜮,连个人影都瞧不见。

冷风骤起,阴森寂寥的气氛笼罩。

无论是在哪个时代,都有着该时代的特色旋律。

大明现行的宵禁制度,站在统治维稳的角度,无疑是成本最低、风险最小的治安措施,尽管不利于经济发展。

白天还是人潮攒动的京城,伴随夜幕降临开始停转。

时值国丧,京城一切娱乐服务业悉数关停,皇权专制统治下,大行皇帝驾崩治丧期间,谁胆敢违逆朝廷所颁礼制,一经查出,必受严厉惩处!

京城的夜很漫长。

英国公府。

“父亲,您是有何心事吗?”

穿着素服的张之极走进书房,看向倚坐在官帽椅上的张维贤,面露关切道:“自早朝结束您就待在书房,眼下夜深了,您明日还要进宫……”

“在想些事情。”

张维贤神情看不出喜悲,“人老了,觉就少了,都这么晚了,你怎么还没去睡?”

“孩儿睡不着。”

张之极走至张维贤身旁,如实道出心中所想。

看着眼前的嫡子,张维贤心里暗暗叹息。

自己这个嫡子哪儿都好,唯独就是城府太浅了,心里藏不住事,今后如何能撑起英国公府啊。

“父亲,孩儿有一事不明。”

张之极犹豫刹那,抬手向张维贤揖道:“还望父亲能解惑指点。”

“坐吧。”

张维贤撩了撩袍袖,伸手道:“你想问的,可是今日的午门廷杖?”

张之极所想,张维贤一眼就瞧出了。

“正是此事。”

张之极点点头道:“时值国丧,京城人心浮动,陛下毫无征兆下,以哕鸾宫走水一事行廷杖,逮捕一批上疏规谏者,此事在朝野间反响很大,于午门被廷杖的那批人,被仗至重伤者13人,难道陛下就不怕再生事端?”

“再生何事端?”

张维贤深邃的眼眸,看向张之极,“你真以为今日午门廷杖,就是因为哕鸾宫走水,外朝有人上疏规谏,含沙射影的指摘陛下不孝,陛下震怒才下旨廷杖?”

难道不是?

张之极一愣,显然没有想到更深层次的含义。

还是太年轻了。

见张之极这般,张维贤轻叹一声。

别看张之极已过而立,然在张维贤眼里,还像个长不大的孩子,似这等城府,如何能应对复杂的时局。

“为父且问你。”

张维贤收敛心神,看向张之极询问道:“今日在午门廷杖是谁负责监刑?”

自己的嫡子,今后要承袭英国公爵,倘若没有培养出来,日后英国公府的底蕴必将衰败。

“司礼太监王安。”

张之极不假思索道。

“内廷太监那么多,为何陛下要让王安负责此事?”

张维贤再问道:“区区一次廷杖,逮一批没背景的京官御史,何需王安亲自去监刑?”

张之极被问住了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小说推荐:【新思路客小说网】《炮灰的人生2(快穿)》《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》【新顶点小说网】《破云2吞海》《种花家的兔子[星际]》《金手指是深宫老嬷[红楼]》《从鱼》《飞扬跋扈,从唐人街开始》《大奉打更人

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+
风起1936

风起1936

陈氏刀客
我叫陈世襄,代号“鱼鹰”,记住,如果我叛变了,一定要干掉我!!!
历史 连载 64万字
太子妃养成手册

太子妃养成手册

柳绪琬
晋江vip2017-10-27完结总书评数155当前被收藏数1453傅采蘩家遇不幸,被淑妃娘娘接入宫中。本想好好养大,给一岁的小儿子做媳妇,哪料到长大后却被大儿子给截了胡。傅采蘩三哥哥,今天太子哥哥欺负我。当日,太子被揍。傅采蘩三哥哥,今天公主姐姐抢走了我的漂亮裙子。当日,公主被揍。傅采蘩三哥哥,今天先生布置的功课好难。赵恪嗯,那三哥哥帮你写。没有什么是三哥哥搞不定的,除了一个太子之位。直到有一天
历史 连载 32万字
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

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

鱼龙服
儒生其实很纯粹,也很可爱!他们以礼为核心,试图让所有人信服他们的“礼”。所以当你能让儒生们信服,那你就是夫子!当你能让夫子们信服,你就是大儒!当你能让大儒们都信服,你就是文宗!这时候你会发现,儒家已经没有对手了,你只能去找百家诸子,让他们也听你的,最终显圣!
历史 连载 249万字
飞扬跋扈,从唐人街开始

飞扬跋扈,从唐人街开始

不吃葱花
19世纪末,华工在美沦落为三等人。民间对华工的歧视与冲突越演越烈,袭击也逐渐增多。在旧金山的唐人街,大烟馆、赌档林立,堂口、会馆,鱼龙混杂。直到这一天,陈正威从船上下来,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。“我喜欢这里空气中弥漫的火药味。”“我跨过半个世界来这里,可不是为了来挖矿的。”
历史 连载 403万字
蝉动

蝉动

江苏棹子
私家侦探左重回到过去,战斗在敌人的心脏,外号笑面虎,擅长背后一刀,精通玉座金佛原理,斯蒂庞克定式。
历史 连载 613万字
崇祯重振大明

崇祯重振大明

凤凰北斗
一个现代人穿越成为大明崇祯皇帝,重振大明朝的努力。以《崇祯长编》《崇祯实录》《酌中志》等为准,前期按真实历史上的时间线写。
历史 连载 138万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