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崇祯施行上述的奖与惩,是为了稳住全国已经崩散的匠户制度,让工商业重新走上正轨,那么恢复班匠银制度,就是为彻底取消轮班匠制度,起了一个头。

这里的恢复班匠银制度,并不是字面意义上的恢复,而是要恢复初衷继续改革的意思。

成化二十一年起,全国范围内的班匠征银就已经开始实施。

“轮班工匠,有愿出银价者,每名每月:南匠出银九钱,免赴京,所司类赍勘合赴部批工;北匠出银六钱,到部随即批放。”

同时还规定,“不愿者,仍旧当班”。

很显然这不是强制性的,而是建议性的,但它的意义是重大的,即从政策上允许班匠以银代役,只要按规定出办工价银,班匠本身可以不去轮班。

但好景不长,因各方面的阻力,弘治十八年时朝廷又重新拟定了班匠银制度。

南北二京班匠,依照弘治十六年编填的勘合,有财力的班匠每班征银一两八钱,止解勘合到部批工。

无财力的班匠每季连同勘合解部上工,工满日批放,而且如果没有勘合,班匠即使纳银,也仍要到部轮班。

崇祯皇帝看得出来,弘治十八年的政策,在征银数额上比之成化时没有大的变动,但它却在各方面做出了让步,放缓了改革的进程。

弘治朝在十八年之后,更反复强调勘合的重要,把勘合为征银的重要依据,开始加大对匠户征银的控制力度。

这基本上毁了多年的匠户制度改革成果,也让班匠银改革名存实亡。

其一,这是弘治皇帝面对各方反对匠户改革的势力做出的让步。

当初锐意改革的激情不再,但又不想让班匠银这每年至少几十万两的收入流失,彻底放弃改革,因而弘治才耍出了这一手段。

他让班匠银以另一种近乎畸形的方式继续存在,为朝廷增加收入,却使得匠户制度不比从前,更加混乱不堪。

其二,弘治十八年以后,朝廷屡次强调“有力与无力”,以此区分是否征银,这与前朝成化年间的“愿与不愿”,已有明显区别。

说白了,判断班匠有无出备工价银能力的工,由所司官员负责,不由班匠自己决定,这更将征银的强制性增强到顶峰,使得许多匠户因此家破人亡。

全国范围的班匠完全征银,是在嘉靖四十一年完成的,征解数额仍是每班银一两八钱,再将每班银均为四份,即每名每年征银四钱五分。

各地方有司要计算出班匠银每年的数额,征完解部,年终造册上报。

从成化二十一年的首度改革,到弘治十八年面对阻力的让步,再到后来征收班匠银的强制性达到顶峰,直至嘉靖四十一年完成全国征银。

经过这一系列的变化,班匠银从最开始针对落后匠籍制度的进步改革,彻底沦为一种朝廷新征收的税种,实际与提出时的初衷已无直接关系。

对于明廷来讲,财政又开发出一个新的税种,增加了收入,仅此而已,而对各地匠户而言,反倒更不如初。

这项制度对朝廷财政的收益是很可观的,去年仅京内的班匠征银便有六万四千一百一十七两八钱之多。

崇祯皇帝要做的很简单,就是将成化二十一年的班匠银制度加以完善,推广全国,取代现有的班匠银制度。

虽然都是班匠银制度,但两者在意义上却截然不同。

先前的历朝皇帝之所以会铸造出如今这么一个奇葩的班匠银制度来,究其原因,还是因为害怕承担责任,对各方势力做出了让步。

这些担忧,在如今这位“不要脸”的皇帝面前,根本算不上是任何问题。

就连堂而皇之的地主税、商人税都能强令征收,就连周皇后的老父周国丈都能派厂卫前去抄家,还有什么是他不能干的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+
晚明海枭

晚明海枭

朱楼醉茶
明末什么最重要?钱财!有钱才能爆兵,有兵才能争霸。所以林海早早就确立了目标,先垄断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海贸,再殄灭建虏、扫清流寇,捎带手在东瀛南洋搞搞殖民。当然,还要把半截入土的大明埋了,新的帝国就建立在晚明的坟场上,充分吸收这具腐朽躯体中所蕴含的养分。商帮行会、市镇经济、侈丽风俗、市井文化……当晚明社会的这一切和具有海洋基因的新生政权相结合,这将是一个不一样的帝国。
历史 连载 42万字
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

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

鱼龙服
儒生其实很纯粹,也很可爱!他们以礼为核心,试图让所有人信服他们的“礼”。所以当你能让儒生们信服,那你就是夫子!当你能让夫子们信服,你就是大儒!当你能让大儒们都信服,你就是文宗!这时候你会发现,儒家已经没有对手了,你只能去找百家诸子,让他们也听你的,最终显圣!
历史 连载 249万字
汉风烈烈起南洋

汉风烈烈起南洋

人到中年纸老虎
1765年,周子布来到大幕将要拉开的南洋,他穿越成了河仙鄚家的子弟。在这风云激荡的前夜,他该如何整合纷乱的华人势力、对抗欧洲殖民者的压榨?甚至北望故国,神州陆沉的悲剧何时结束。嗯,不如定个小目标,先从娶华人英雄吞武里大帝郑信的女儿开始吧!
历史 连载 117万字
崇祯重振大明

崇祯重振大明

凤凰北斗
一个现代人穿越成为大明崇祯皇帝,重振大明朝的努力。以《崇祯长编》《崇祯实录》《酌中志》等为准,前期按真实历史上的时间线写。
历史 连载 138万字
将军的小公主

将军的小公主

插柳成荫
宴国皇家子嗣单薄,皇帝膝下目前只有一位长公主赵安玥。赵安玥受尽宠爱,顺风顺水的长到十五岁,正值及笄前后,大宴和大祁迎来战事,大宴连连败退,无奈投降。最终割三城,并忍痛将唯一的公主嫁给大祁将军顾淮景。*成婚当日,顾淮景回到洞房中,看到的就是一地狼藉。小公主身穿红嫁衣,站在洞房中,抬起下巴,朝他哼了一声“这个房间以后就是我的了,这里不欢迎你。”他笑了笑。*又横又怂不作死就不会死但明知会死还是要作死的小
历史 连载 90万字
苟在明末当宗室

苟在明末当宗室

夜深
朱慎锥来到大明成了宗室宗室实在不好混,俸禄克扣还要拖欠,家里吃了上顿没下顿更要命萨尔浒明军大败,万历也没多少活头了,乱世将至,躺平就是死,总得搏一搏吧?
历史 连载 256万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