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日未时二刻,沈清如自高家驾了一辆马车来接柳莺,阮玉衡不放心,也上车跟了去,三人各自想着心事,一路上对坐无话。
约摸过了一盏茶的功夫,车子停下来,沈清如将帘子掀开一角往外看了一眼,便回头对两人说道,“到了”,于是三人一起下了车。
柳莺抬头看去,只见面前好高一堵马头墙,黑漆大门油光水亮,两边各嵌了碗口粗的黄铜钉八个,门口砌了三阶石阶,打磨的极为光滑平整,几乎可以照见人影儿,两旁高高矗立着两个石狮子,模样煞是威风。
柳莺心想,好生气派,该是何等富贵的人家。往门首看时,却不见匾额,往两边看时,也不见对联,只有各色人等不停的进进出出,宛若过江之鲫。
阮玉衡也是满腹狐疑,不知道沈清如给柳莺荐的是什么去处,是否可靠,看他正要抬腿往前迈,赶紧一把拉住他问道,“你只说是个上好的人家,这究竟是谁家,怎么连个匾额也不挂上,难道连自家府邸的名号都不好意思写出来给人看吗?”
沈清如甩了甩手里的珠串,微笑道,“这是梁国公的宅邸,他为人一向淡泊低调,不愿让人知道这是大名鼎鼎的国公府,故而不曾悬挂牌匾。”
柳莺闻言诧异道,“这可奇了,那些公侯官宦之流,就算没有牌匾,也不会不知道这是国公府邸,若是一介布衣,就是把牌匾贴着脸挂着,他也不会进去。你说他为人低调,那府邸大门为何又造的如此恢弘气派,我看难以自圆其说。”
说罢看向阮玉衡,往常他一向颇有见地。
阮玉衡此时却陷入了沉思,他听到沈清如提到梁国公府,便想起那日来寻人救梁国公小姐的情景来,
当时他策马赶来,飞身便下来喊人,若是没有牌匾,他怎知道这是梁国公的府邸,既不知是谁家府邸,又怎会上去贸然叫人,这可不是他做事的一贯风格。
随即又细细将前后经过一想,是了,是了,那日是一路问过来的,听见路人指认,便不曾往门首上看。
如此看来,今日要找柳莺做伴读的,想必就是那日陷入泥坑的梁国公小姐了,如此倒是缘分奇妙,当日任谁也再想不到还有今日这一番相遇。
沈清如此时一心记挂着正事,当下顾不得招呼他们两个,先拾阶而上,一脸恭敬的向门房递了拜帖。那门房打开看了一眼,便招手叫来了一个小厮,让他引三人从偏门进去。
三人穿过门厅,随即一副奇特的景象映入了眼帘。原来这梁国公府通往正门的路,不是层楼叠榭、亭台耸立,也不是丹楹刻桷、雕梁画栋,却是一派草木郁郁,果实坠累的田园风光。
这等景象与国公府的大名实在是不匹配,当下三人都不禁看呆了,正要往里面打量,那引路的小厮却引三人走入了边廊,迤逦往深处走去。
直到前面被一扇月门挡住,那小厮方停住了脚,才刚敲了两下门,便有一个梳着双髻,身着绿裙的小丫鬟开了一条门缝,探头问道,“来了?”
小厮点点头,转身对三人说道,“只这位姑娘进去,里面都是女眷,还请两位公子在外面略等上一等。”
柳莺闻言,便撇下阮玉衡和沈清如,跟在那个双髻绿裙的丫鬟身后,往月门里面走去。
不料才刚进了二门,又从旁走出一个偏髻粉裙的丫鬟,接过柳莺,穿过花架,将她引到一扇小门前。
这时,眼前看到的景象已与适才门厅所见大不相同。家具、摆件看上去都颇为考究,就连匆匆路过的几个丫鬟仆妇,穿着打扮也不入俗流。
柳莺没见过这些,因此也细说不大上来,只是觉得满目富丽,处处暗香,移步易景,美不胜收。
柳莺站在小门前,正思忖着该不该进去,那粉裙丫鬟却拉了两下她的衣袖,示意她在外面先等着,自己则走向门口,与其中一个守门的丫鬟低声说了几句话。
那守门丫鬟便转身进去,直到过了半炷香的功夫方才走出来,对着柳莺和气的笑道,“进去罢,有什么便说什么,我们小姐极是和气的。”
柳莺望着她,也笑了笑,拎起裙摆轻步往屋内走去。
进屋四下一望,却没看见人,只有鹅黄色的纱幔随风轻摆,琳琅满目的玉器随处可见,还有就是刚才在院内闻到的一缕暗香,此时香味更加浓郁了。
柳莺小心的往四周张望,不知道自己要不要先开口,这时身旁传来了一个清丽无比的声音,“你叫什么名字,家在何处,父母何人,做何营生,为何要来做伴读。”
柳莺忙侧过身,对着声音传来的方向道,“我本名柳莺,就住在西街上,父母本来是开铺子的,后来......”
话还没说完,面前鹅黄色的纱幔忽然被掀起来,里面露出一张秀丽丰美的鹅蛋脸,姿色虽不是十分出众,然而明眸盈盈,一笑嫣然,也让人见之难忘。
那小姐一脸的不可置信,口中惊呼道,“你是柳莺?”
柳莺心里却是一片茫然,不清楚小姐为何认得她,更尴尬的是,她想不起来何时何地曾与这位小姐相见过,当下便不知道该如何答话。
这时,小姐却一下子从竹仙人(一种竹子编成的摇椅,可躺可卧)上站起来,拉着她的手亲切的说道,“你忘了?前几日在山脚下,是你和一位公子救了我呀。”
柳莺闻言,便往小姐脸上细细端详,只是那日小姐糊了一脸的泥巴,如今只觉得有几分相似,却实在对不上号。
小姐看她一直盯着自己不说话,也来不及等她答话,便开心的道,“这可是大大的机缘了,你先是救了我,又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人荐来做我的伴读,这要是说出去,也算是一桩奇闻了。那日你陪着我们,说了你的事给我听,我都还记着呢,我看也不必再问了,只是不知道你都读过什么书,会写哪些字,还会些别的吗。”
看来家世背景这关是过了,接下来小姐要考问她的才学深浅。想到这里,柳莺心里一下子踏实了许多,便浅笑道,“愿借笔墨一用。”
小姐便唤人拿了笔墨来,又搬来一副桌椅,站在一旁看她写字。
柳莺想了一想,便写了“故常无欲以观其妙,故常有欲以观其徼.....”
小姐惊喜道,“你读过《道德经》?”
柳莺点点头,“嗯,这是练字时看着字帖背下来的,除了这个,四书五经、唐诗宋词也都读过,只是才上了几年学,所学尚浅,有些地方还没能深入体会其妙法所在。”
“字也写得很好,看着像是赵孟頫的影子。”小姐忍不住将柳莺的笔墨拿起来仔细端详,眼神里满是赞许。
“过奖了,也才刚刚入门。”
“好,很好。你人美心善,书读的多,字也写得漂亮,做事又有章法,真是没想到,你就是我要找的人。往日听人家说,踏破铁鞋无觅处,得来全不费工夫,我还不信,今日倒是不由得我不认了,看来那天我那身泥水倒是没白受。”
原来那日小姐陷在泥水中,听柳莺问话行事果断有度,心里早就对她生了几分佩服,如今一番深入了解,心下更是十二分的满意。
听到这里,柳莺忙关切的问道,“那天受的伤,可曾好些了吗。”
小姐挥挥手,满不在乎的说道,“没什么,他们几个因护着我伤的重些,我就只是擦破了点皮,不打紧的。”因又问道,“你做我的伴读,需得日夜在我身旁,同吃同住,不知你可曾愿意?”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森趣阁【senquge.com】第一时间更新《柳莺传》最新章节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