木端良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森趣阁senquge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皇上知道被人蒙蔽,糊里糊涂的就做下这许多错事,只觉悔恨难当。
“万岁,兰妃娘娘既是屈死,那太子更是无罪。”
包拯有些激动地说道。
虽然不知襄阳王为何如此好心,但此事既然已水落石出,皇上已有悔意,包拯仍是大喜过望,赶紧的趁热打铁,趁着皇上已经知错,快让太子回朝要紧!
“不错。”
皇上想到因为自己误信谗言,害的心爱的女子命丧黄泉,皇叔更是以死相谏,自己真是太糊涂,怎么就这么轻易上了当呢?他受此打击,心情很是低落,黯然神伤道:“朕正要降旨召回涂善,寻回太子。”
此事明了,不仅是包拯,展昭更是心中惊喜,忙上前进言,太子流落在外日久,万岁若先召回涂将军再去寻太子,时间耽误的久了怕又会出什么意外,自己愿代替涂善寻回太子。
他身上有伤,从一进御书房皇上便已发现,现在看他不顾体伤而执意为君分忧,皇上脸上也不自觉地露出一丝笑意。立即便决定派展昭出马,去寻回自己可怜的皇儿。
他们君臣这一呼一应就做了决定,把旁边襄阳王气了个半死。
他原本是想借着吴良,在赵祯的子嗣上下手,没想到这次竟然把八贤王给除了,绊脚石少了一个,这让他大喜过望。身边谋士季高又出谋划策,八贤王既死,襄阳王就是皇帝唯一的叔叔,不如趁此良机,借着因为八贤王之死赵祯心神大乱之际,先洗了太子的清白,让皇帝从此更加信任与他,到时再想下手做些什么,岂不是易如反掌。
所以襄阳王虚情假意地前来安抚皇帝,又借机除了吴良。总管太监吴良间接害死八贤王,对襄阳王来说,也算立了大功一件,可惜现在襄阳王要做的是得到皇帝信任,再加上这吴良知道的太多,留着也是个隐患,所以此人虽然在宫里权势很大,还有可用之处,但也不能不除掉他。
襄阳王是个大事的人,所谓无毒不丈夫,有舍才有得,只有心狠手辣方能成就大事,便干脆利落地一刀解决了吴良。原想着借着这个给太子洗刷清白的天大功劳,一定能得到赵祯的信任,没想到,这包黑炭和展昭一来,赵祯竟然立即一扫沮丧之态,把寻找太子一事又交给了展昭。可见,这包黑子才是赵祯最信得过的人。这让襄阳王原本想派涂善去接回太子的计划又落了空,怎不让他满心怒火彭勃欲发。
那小蓄生不能落在自己手里,这么一来是什么手脚都做不成了,难道真的要让他再回朝中?到了后宫里,到时只怕更难下手?
襄阳王还想谏言,可是看到展昭接旨以后,身体不自觉地晃动了一下,襄阳王突然想到涂善所报展昭受伤。顿时又心生一计,这展昭有伤在身,想要顺利地接回太子,怕是也不那么容易吧?
包拯既已达到目的,心中欢喜,便和展昭辞了圣驾,准备立即赶回府中准备接应太子一事。
刚出宫门,四大校尉早已等候多时,包拯刚要上轿,那边襄阳王也已经出的宫来,他在京城中有府邸,看来是准备回府的。只见他向这边看了一眼,见到包拯还未离开,便派了身边随从,叫住了他们。
包拯不知这襄阳王还有何事,便回转身,那边襄阳王已大踏步走了过来,他忙躬身见礼,展昭和王朝等人也跟在大人身后施礼。
襄阳王目光阴沉地看着他们,待到众人抬头时却又立即露出一副满面春风的样子,笑道:“包大人,何事走的如此匆忙,本王从襄阳远道而来,还没有与你叙叙旧呢!”
“王爷言重了,不知王爷来了京城,没有前去拜访,是包拯失礼了!
虽然口中客气,但包拯心内疑惑,不知自己与襄阳王有何旧可叙,朝中人谁不知襄阳王生性阴鸷,从不把天下人放在眼里。自己这个开封府尹,在他看来也只不过是个芝麻绿豆大的官儿,去年王爷来朝时,他府上一个下人仗着王府权势,当街杀了人,被包拯一把狗头铡给铡了脑袋,事后虽然王爷并没有说什么,但想来此事也是大大的落了他的面子。本来两人井水不犯河水,此时听他说什么叙旧,包拯忍不住心中暗自忖度他此举何意?难道王爷真的对此事心无芥蒂?
想想现在八贤王刚死,朝中动荡之际他就冒出了头,这难道也仅仅只是个巧合吗?
“哪里哪里,你我同朝为官,都是皇上的臣子,本王虽说名义上是个王爷,但其实也和你是一样,只不过不在其位,不谋其政罢了!”
“王爷叫住下官可有要事?”
包拯不欲与他多言,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办。
襄阳王看了看他,又把目光投向了站在他身后的红衣武官身上,突然笑道:“也没什么事,只是听说本王那个刁奴,就是被展护卫所擒获的?不知此事可是真的?”
包拯回道:“禀王爷,正是。”
“这样说来,展护卫的功夫确实是不同凡响。”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